牵一发动全身,随着阿里走向组织治理全新阶段,旗下跨境平台也迎来了不小的变动。
近日,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发布全员信《唯有自我变革,才能开创未来》之后,宣布启动新一轮公司治理变革。
根据方案,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,将设立阿里云智能、淘宝天猫商业、本地生活、菜鸟、国际数字商业、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。各业务集团将分别成立董事会,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,阿里巴巴集团则全面实现控股公司管理。
在公开信中,张勇表示,“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,未来,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,都将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”。
这意味着,阿里旗下业务之后需要自己去市场上进行充分竞争,盈亏自负,如果运营得当,像速卖通、Lazada等业务也会有独立上市的可能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过去这一年,市场曾多次传出Lazada考虑单独上市的消息,但最后因未获得预期估值,阿里巴巴取消了与潜在投资者的谈判,最终叫停了为其融资 10 亿美元的计划,上市也就此暂停,而如今阿里的组织结构大变革,无疑为Lazada的上市带来了更大可能。
不过,从现状来看,距离各个国际业务独立上市的目标仍然山高路远。
此前阿里发布的季度业绩显示,国内商业占其总收入的69%,相比之下,国际收入仅占7%,合计96亿美元。显然,占比较小的国际业务目前对公司整体业绩贡献十分有限,还远不具备成为阿里业务支柱,甚至自行上市的实力。
与此同时,各项业务的具体数据也并不乐观。
在2022财年,由于欧盟在2021年7月取消了对低于22欧元的跨境包裹的增值税豁免,以及俄乌冲突造成供应链和物流中断,全球速卖通的订单增长放缓,收入增长也低于阿里整体国际商务收入。
而专注土耳其市场的Trendyol由于对其新业务增加投资,再加上土耳其里拉对人民币贬值,收入也并未实现明显增长。
不过好在,Lazada给出了亮眼的数据。虽然过去一年用于获客和促销的支出在增加,但其支付订单数量同比增长了60%,订单总额增长了约34%,卖家数也已经突破百万大关。
总的来说,尽管算上Lazada、速卖通、Trendyol和Daraz在内,阿里国际化业务在海外也只服务着大约3亿消费者,远比不上国内规模。但有了此前阿里的铺路,再加上如今分拆重组,平台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,未来还是有可能在海外闯出自己的独立天地,而其中最有潜力的,或许就是Lazada。
UPS卖掉货运后,FedEx也考虑剥离货运,全球公路货运寒冬?
4806 阅读公交车送快递,邮政、顺丰、京东物流等巨头纷纷入局
2340 阅读8家快递被曝有一半“向上取整”!快递违规收费全清单!
1401 阅读41页PPT深度解读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模式!
1244 阅读京东物流智狼机器人跑向全国!拣货最快秒级
1213 阅读DPD英国与Yeep!达成战略合作 将新增8000个自提柜
1007 阅读浙江省开通首条往返乌兹别克斯坦全货机航线
1021 阅读链库与新疆海鸿冷链达成战略合作
896 阅读轩航国际航空物流(深圳)有限公司完成2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
936 阅读马士基与沙特邮政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
882 阅读